人 |
与人之间的互动,就像坐跷跷板一样,不能永远固定某一端高、另一端低,就是要求高低交替,否则,就无法长期持续。
人是三分理智、七分感情的动物。如果“先行付出”,那么,“投桃报李”,常常会给我们带来出乎意料的好处。
大家应该看到过这样的现象:在大街上,有一些假冒佛门弟子的妇女,身穿尼姑服饰,向过往的人们手里强行塞送佛家用品,然后借此要求募捐。
因此,很多知道此事的行人会厌恶的避开她们,而不是顶住接受礼物后不回报所带来的心理压力,这件事情虽然是个反面应用,但也证明了平衡效应的社会威力。
“来而不往非礼也”,在社会准则中,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人家的恩惠却不打算回报,在社会群体中是极不受欢迎的,违背这个准则的人可能会遭到大众无情的唾弃,被戴上乞讨、赖账、忘恩负义等帽子,即使是由于他的条件或能力不允许所致。
而且,更奇妙的是,人们对于一直付出却不给受惠者回报机会的人,也同样厌恶。
即使在动物界,也存在这种“互惠效应”:“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”,在非洲,有一种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,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。科学家发现,蝙蝠在饱餐一顿后,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,反哺那些濒临死亡的同伴,尽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。有趣的是,蝙蝠们优先回报那些曾经向它馈赠过血液的个体,而不会继续向那些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。
我们可以看一下,这个极其重要的人性法则在商业中的应用:
“免费试用”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已经存在很长历史了,这个策略的妙处在于,免费试用品本身也是一种礼品,因此可以以此把潜在的互惠原理调动起来。
又如:顾客买一样东西的时候,可以选择买一年、两年或三年的服务合同,虽然知道没人会一下买三年的合同,但是金牌推销员总是会在一开始鼓吹那个最贵的计划,如果被拒绝的话,至少他还有机会兜售比较便宜的一年计划。
我们今天向大家揭示了这个人性至深的法则,那么该如何去活学活用来帮助我们成功呢?请看视频(视频时长11分钟)……
本文来自:【杨一浩·魔法营销·策划咨询】